查看原文
其他

他在故宫默默待了39年,修复了那里1/3的钟表,又一夜爆红,被誉为“故宫男神”

洋流 世界华人周刊 2020-09-25

【 回复关键词“141”,送您一组精彩文章 】

  • 本刊专稿,资料及图片据纪录片《我在故宫修文物》等

  • 作者:洋流

  • 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,侵权必究



说到工匠精神,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日本制造。


网上甚至充斥着一种说法,说中国人没有匠人精神。


但是,在中国,有一群人,他们一生只做一件事。


他们用精湛的技艺,温和从容又充满热忱的心,


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地修复文物,被称作文物的医生


他们精致精细,执着专一,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大国的工匠精神。




他叫王津,是个钟表修复师。


他的工作地点有点特殊,在紫禁城。



他今年55岁,被誉为“故宫男神”。



他用双手修复钟表,用最好的年华倾听时间流逝。





全世界最好的宫廷钟表都在这里



故宫博物院的钟表收藏居于世界首位,现存一千余件钟表,代表着18~20世纪初世界钟表发展的最高成就。


故宫钟表馆


中国帝王对钟表的喜爱,源自明朝万历皇帝。1601年,传教士利玛窦进贡了大小两座自鸣钟,引起了万历皇帝浓厚的兴趣,这两座自鸣钟也成为皇宫中拥有的最早的近代机械钟表,自此,玩品味造型各异的自鸣钟表成为帝王的一种新时尚。


故宫收藏的钟表


顺治时期,清宫开始自制钟表;康熙时期和乾隆时期,钟表制造工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产量之大,制作之精,足以和当时欧洲钟表的精品相媲美。


皇帝对自鸣钟的喜爱,不仅引得臣子们争相搜集奇钟异表,一些外国使节也投其所好,不远万里带来专门为清帝设计的结构精巧、寓意吉祥的贡钟。


其中18世纪伦敦著名的钟表匠威廉森制作进贡的铜镀金写字人钟,是故宫钟表馆现存清代钟表中的精品。


铜镀金写字人钟


故宫馆藏钟表,不仅报时准确、造型精美、色彩绚丽,而且融绘画、雕塑、工艺、天文、音乐、机械、科技等于一体,从中可以领略百余年前中外钟表制造的精湛技艺,也是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的一部分。


不同于普通的陈设品,钟表还有计时的功能,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伤再所难免,需要专业的修复工匠进行改造、维修和保养。


1924年,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,钟表匠人却始终留在紫禁城内,钟表的修复技艺,是唯一在故宫里一直绵延下来,没有断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王津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。



洗不掉的煤油味儿



王津的双手手指修长、非常白皙,散发着淡淡的煤油味儿。




“出门前用香皂洗过手,但是没办法,几十年泡在煤油里修钟表,这味道怎么也洗不掉。”


王津第一次来故宫工作,还是1977年,那年他16岁。


当时这个喜欢拆自行车链条的少年,被后来成为他师傅的马玉良先生一眼相中,从此留在了钟表组。


王津的曾祖父曾经在故宫管理清军的后勤,爷爷曾任故宫图书馆馆长,小时候,他常来找爷爷玩耍,对故宫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。


也许,缘分早已注定。


16岁,稚气未脱的少年正式走进这座几十倍于他年龄的深邃宫殿,安静地坐在修复桌前,拧紧松掉的螺帽,擦拭生锈的发条,调整倾斜的齿轮……在钟表的滴答声中,时间在流逝。




这一坐,就是近40年。



一座钟,一双手,一副眼镜,一段时光。



感知时间的生命



一件待修的钟表运来,需要先拍照记录,制定修复方案,经过拆解、清洗、补配、组装、调试,直至运转正常,才能进仓库保存。


与其他文物修缮不同,钟表修复这门手艺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,“表得能动、能转,这才叫修好了。”




干活儿最麻烦的就是碰上软毛病——所有工序都完成了,但装上就是不走。这就得拆了重新检查,有时候一个小毛病能琢磨上几天。


面前的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,已经修了8个多月。



这座钟表是乾隆皇帝的珍藏,除了报时功能,更具观赏价值。钟顶有个“农场”,房屋、农户、家禽、流水活灵活现。



刚出库房时,已残破不堪,王津耗时一周用小细锉在齿上“找” 点,只为让自制的齿轮与原件严丝合缝。


现在,他戴着放大镜、皱着眉头,全神贯注,试图让钟顶上小鸡翅膀能随音乐动起来。




一点一点,终于,动起来了。




200年前的“小桥流水人家”,走出历史尘埃,在你眼前复原。




看,这是时间的生命,在跳跃。



碰上了就是缘分



故宫库房待修钟表大多年久失修,破损严重,大多为孤品。修复它们,就不像观赏时的心情那样轻松愉悦了。没有资料,没有零件,只能自己琢磨。



钟表馆陈列的120多件钟表,大约三分之一是王津修复的,还有不少钟表修复好了直接放进库房,等待下一次大展时与观众见面。




早在上世纪90年代,王津曾参与修复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,几个修复师傅一起耗时八九个月,才将钟座上的凉亭、雄鸡、盘蛇、栖鸟修复如初。


2010年,王津参与修复了瑞士钟表大师路易斯·罗卡特制造的“老人变戏法钟”。


虽然钟体不大,但由1000多个零件组装成了7套系统、5套机械联动,底盘的齿轮多得就像一个“迷宫”,某个环节出一丁点儿偏差,整体就“活”不起来。


他与专家、助手耗时一年才恢复这座古董钟的变戏法功能——老人手中的豆子、小球变色,小鸟张嘴摆翅。


铜镀金雄鸡动物座楼阁式钟与老人变戏法钟


每天按时坐在修复桌前,几十年如一日。


修表,最需要的是耐心与细心。



“故宫院藏的钟表都是精品、孤品,我们一辈子可能只修复一次,碰上了就是缘分,不管花多大力气也要把它修好。”



与时间赛跑



王津去大英博物馆交流的时候,发现故宫收藏的那些极尽繁复精巧的座钟在它的原产国却并不多见。


大英博物馆里的大型座钟,很多都是清洗之后就按照原样归位,不会再恢复它们的走时或者表演功能。


这让王津意识到故宫修复这些宫廷钟表的稀有性。


大英博物馆


故宫藏有1500多件待修的钟表,至少还有三分之一亟待修复。


随着时间的流逝,它们变得愈加破旧,修复的紧迫性也就更强了。


王津无法提前规划每一年的工作量,只能在内心的节奏的敦促下,快点,更快点。




“一年下来普通的钟能修十来个,大型的五六个,有时候碰到特别难的也就能修一两个”。


故宫钟表上千件,一个人穷其一生时光也是绝对不可能修完的。




这门手艺需要师徒间一代代的传承下去,延续历史的血脉。


钟表修复工作,在与时间赛跑。




历史的传承



王津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的第三代传承人。


钟表的修复技艺的传承人,最早只能追溯到王津的师爷徐文麟,再往上就没有人知道。


纪录片热播期间,“文物修复师传承断档”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。


再有5年,王津就退休了。




他最大的心愿,就是希望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能够继续传承下去。


让王津欣慰的是,他已经为故宫博物院钟表修复培养了第四代传人。


他徒弟亓昊楠,是个“80”后,学习手艺已经10年了。




修复钟表的绝活儿也在父子之间传承。王津的儿子大学毕业之后,应聘到了颐和园修复钟表藏品。


“修钟表是个‘非遗’项目,决不能砸在我们这代人手里!”




工匠精神



一座钟,一双手,一辈子。


16岁进入故宫文保科技部钟表组,修了39年钟表文物。


王津没有换过工作,工作室也没有搬过家。


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、机器大工业生产的今天,我们很少能看见这种执着与坚持。




王津透露,他月薪六七千元,但如果跳槽到高级钟表店,收入可以翻倍。


但他很满足:


“主要还是喜欢、有兴趣。看到一座破旧的钟,能在我面前恢复活灵活现,心里特舒坦。”


静得下心、耐得住寂寞、坐得住冷板凳、下得了苦功夫——


在拆卸、清洗、修补、组装之间,是手艺传承者的荣耀,是对钟表修复事业的热爱,更是对百年文物的责任。


这就是工匠精神。


对于被誉为“故宫男神”,王津很淡定:


“吸引大家的是我手里的钟表,而不是我本人。可能大家此前很少关注钟表修复的过程,这部纪录片让更多的年轻人感觉新鲜、神奇,他们开始关注文物修复,这是一件好事!”




正如网友感慨的那样:


“印象中的大国工匠,应该就是这个样子,温暖而谦逊,执著而内敛。这样的品质才能够担当起这个职业的脊梁。”




大国工匠,匠心传世。

向王津致敬,向历史长河中的传承者们致敬。

你|

的|值

分|连

享|城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↙,查看

面对劫机,她舍命对抗恐怖分子,救了359人,死时年仅23岁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